慈姑简介
茨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田,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可食用。
指这种植物的地下茎。
泽泻科(Alismataceae)慈姑属宿根水生草本。单叶植物,无胚乳.又名剪刀草、燕尾草等。
以球茎为蔬菜食用。慈姑的介绍
慈姑的形态特征
记载
据《本草纲目》载:“慈姑,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原产中国。植株高约1米。叶戟形,长25~40厘米,宽10~20厘米,为根出叶,具长柄。短缩茎,秋季从各叶腋间向地下四面斜下方抽生匍匐茎,长40~60厘米,粗1厘米,每株10多枝。
顶部有膨胀的球茎,高3~5厘米,横径3~4厘米,呈球形或卵形,有2~3个环节。顶芽尖嘴。生长植物从叶腋中提取1~2根茎。总花序,雌雄异花。花萼、花瓣各3个,雄蕊多,雌花心皮多,球形一体化。薄果。染色体数2n=22。
根茎
植物直立,高50-100cm。须根系,肉质,细枝,无根毛,须根长30-40cm。茎分为短缩茎、匍匐茎和球茎3种。短缩茎腋芽萌动生长,穿过叶柄基部,向土中伸长,为匍匐茎,长40-60cm,每株有10多个匍匐茎。匍匐茎入土约。25cm,土壤深度受气候影响。当温度较高时,匍匐茎顶部从泥浆表面出来,叶子生根成分株;当温度下降时,匍匐茎向深处生长,营养物质在末端积累形成球茎。一般来说,球茎很高3-5cm,横节面直径3-4cm,由2-3结构,卵形或近球形,肉白色或浅蓝色,顶部有顶芽。
叶
叶箭形,长25-40cm,宽10-20cm,叶柄长,组织疏松,着生在短缩茎上。短缩茎每长一节,抽生一叶,开花植株从叶腋间抽出花梗1-2枝。
花
总花序,雌雄异花。花白色,花萼,花瓣各3片。雄性雄蕊多数;雌性皮肤多为球形。结实后,形成大多数密集的薄果,扁平的,倾斜的卵形和翅膀。种子位于中间,具有繁殖力。当年只有小球茎用种子繁殖,生产中用球茎无性繁殖。
慈姑的生态习惯
慈姑适应性强,可生长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但需要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背风较强的环境,需要肥沃的土壤,但太深。风雨容易导致叶茎分离,阻碍球茎生长。
慈姑的品种分类
栽培品种
种植的慈姑包括中国慈姑(S.sagittifoliavar.sinensis)、日本慈姑(S.sagittifoliavar.flore-pleno)和美国慈姑(S.sagittifoliavar.varabilis)3个变种。性喜温暖,用顶芽繁殖。15℃发芽生根;栽插期和茎叶生长期适温为白天25℃,夜间15℃;10~20℃。昼夜温差大,日照良好,有利球茎发育。球茎自膨大至成熟约需25~40天。栽培时切取球茎成熟、肥壮的顶芽,进行扦插育苗。苗3~4片叶时定植大田。株行距40×40每亩约4000株。生育期叶面积系数控制在1~1.5之间。提取新叶和匍匐茎时施用氮肥;在球茎膨胀前施用磷和钾肥。去除老黄叶,保持相应水层的有利营养积累。主要害虫有蚜虫、稻飞虱等,包括黑粉病、叶斑病等。慈姑球茎富含碳水化合物(约25.7%)和蛋白质(5.6%),可烹饪或加工制作、制粉等。
主要品种
①老乌:球茎圆,皮色青带紫,质量粗,成熟早;
②沙姑:球茎卵圆,皮黄白,品质优良,早熟。
③白慈姑:球茎扁圆,皮白,品质优良,抗逆性强,中晚熟;
④沈荡慈姑:球茎扁圆,肤色淡黄,品质一般,中晚熟;
⑤苏州黄:球茎卵圆,皮黄,品质优良,晚熟。
慈姑的分布区
慈姑原产中国。
慈姑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温带和热带。欧洲主要用于观赏。蔬菜用于中国、日本、印度和朝鲜。
慈姑在中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省份,以太湖沿岸和珠江三角洲为主产区,北方栽培较少。大约有20种。
慈姑的物种差异
这种变种不同于原变种:植物又高又厚;叶子宽又厚,顶裂片先钝圆,卵形到宽卵形;匍匐茎末端膨胀为球茎,球茎卵圆或球形,可达5-8×4-6厘米;圆锥花序高,长20-60厘米,有时超过80厘米,分枝 (1-) 2 (-3),出生在下部,具1-2轮雌,主轴雌3-4轮子,位于侧枝上;雄花多轮,生于上部,形成大型圆锥花序,果期常斜卧在水中;果期花托扁球形,直径4-5毫米,高约3毫米。棕色种子,小凸起。
慈姑的功效和作用
药用价值
慈姑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热消结、强心润肺的功效。可治疗肿块疮疖、心悸心悸、水肿、肺热咳嗽、窒息、排尿不良等疾病。此外,慈姑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更重要的是,它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强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便秘。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钾、磷、锌等微量元素,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功能。更重要的是,慈姑还具有益菌消炎的作用。中医认为慈姑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因此,慈姑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能消炎,辅助治疗肺损伤和咳嗽。
忌食: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宜多吃。多吃会导致肠风痔疮泄漏,从崩溃中带下,使人干呕,损伤牙齿,失去颜色,干燥皮肤和肉类;尤其是孕妇。
慈姑不能生吃,煮得像芋头,略带苦味。
慈姑的用途
以球茎为蔬菜食用。
慈姑的养殖方法
慈姑的栽培技术
生长发育和球茎形成
慈姑的生育期一般分为发芽期、植物生长期和球茎形成期。
发芽期
萌芽始温14℃,球茎顶芽鳞片张开,抽生1-2叶此期间,叶子需要用球茎储存营养来维持生长3cm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植物生叶发根,左右浅水层。
植株生长期
正常的箭 形叶子从植物中提取,直到球茎开始膨胀。初始时间隔7-10每天抽生一片新叶,平均气温25-28℃5天左右长出一片新叶子。当植物有7片大叶时,地下短茎会产生匍匐茎。每长一片叶子,就会有一个匍匐茎。在此期间,植物生长迅速,表明肥料和水供应充足,适当加深水层(10-15cm),避免植物生长过旺,延缓球茎形成。
球茎形成期
球茎开始膨胀到收获大约需要30天。在此期间,当温度下降时,光合物转移并积累到匍匐茎末端,形成球茎。在此期间,气候寒冷,阳光短,阳光充足,水层浅,叶片不早衰,可促进球茎的形成。
栽培方法
选择本品种特点,匍匐茎短而密集,单球茎数量10-14优秀的植物是植物。移栽幼苗时,必须选择肥大端正、顶芽粗短、略弯曲的球茎作为种植。用整个球茎或顶芽播种。1月至3月15℃在上述和适当的湿度下发芽,发芽后种植或插芽。平均温度为15℃以上可直播。
种植慈姑时,应选择低洼地或肥沃的稻田,表示平整、充分耙,并施用足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秋初后,球茎开始形成,可以追逐磷和钾肥。种植规格应考虑品种成熟度和种植期。一般来说,每亩种植4000多株植物是合适的。慈姑幼苗需要去除老根和老叶,留下一些新根和3-4嫩叶,种植后容易生根。慈姑对水分要求高,调节各生长期水层深度:一般种植后浅水(3cm),水层生长旺盛8-10cm,期水层由球茎形成3cm。慈姑叶面积系数为1.5为宜。匍匐茎和球茎形成期间,叶片生长要促进和控制,去除老叶和黄叶,保留5-8绿叶,注重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减少植物养分消耗和病虫害发生。
老匍匐茎形成的球茎小,尺寸不均匀,需要去除,以促进新匍匐茎的发生和形成。中国广州菜农经常在初冬霜冻期间离开植物6-9cm用刀插入土壤10-15cm转移一周,切断老根和匍匐茎,俗称圈根;台湾省用手去除部分匍匐茎,并排干田水,控制植物生长缓慢,促进营养转向匍匐茎形成。
霜降后收获,分2-3第二次收集。储存方法包括田间储存、露天储存和水控制储存,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田间储存。当球茎成熟时,将田间水排干,每5行开沟,降低水位。今后,经常注意排除积水,让球茎储存在田间。
慈姑病虫害防治
慈姑的主要病害是叶黑粉病(Doassansia horiana),是真菌病。发生在高温多湿季节,叶片出现黄色突起疱斑,内有黑点。及时清除病叶和老叶,用代森锌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