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怎么预防病从口入

2024-02-20 17:18
admin

气候的变暖导致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也格外活跃,5月以来,腹泻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夏季是各种腹泻病和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所以从现在起就该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尤其是在体弱、感冒发烧、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更要注意远离半生不熟的食品。

  腹泻流行病

  传染源感染性腹泻位居腹泻病之首,是由细菌、病毒及某些寄生虫等生物病原引发肠道感染出现的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由非生物病原引起,腹部受凉、消化不良、过敏刺激、药物反应及其他非肠道感染都可引发。

  症状病发开始主要是腹泻,常伴有痉挛疼痛,不久将会转化成水样便或黄色稀便,慢慢发展为便血和肠出血,最后可能会转成尿毒综合症、肾综合症等病。

  医生建议出血性大肠细菌感染主要是饮食不卫生导致的。目前饮水卫生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食品卫生仍然存在问题。具体的发病原因各国不同。美国发现这种病菌罪魁祸首是汉堡包的不卫生,日本则是在萝卜缨和半生不熟的食物中发现的。研究发现,进口肉类食品、冷冻食品和海产食品保存不当都可能会被大肠埃希菌感染。这种病菌喜欢在低温下繁殖,平时家用的普通冰箱也会给病菌提供生存环境,所以冰箱里久置的肉类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急性细菌性痢疾

  传染源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国内分布面积最广的多发性腹泻病,痢疾杆菌会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通过生活接触、被污染食物或水源或苍蝇等方式传播。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饮暴食或其他慢性疾病均有利于菌痢的发生。

  症状急性细菌性痢疾潜伏期多数为1至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血便,明显有里急后重及肛门下坠感,左下腹压痛。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至7岁儿童,症状多为高热腹泻或无腹泻,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发紫、血压下降及意识不清。

  医生建议口服补液(葡萄糖20g、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加温开水至1000 ml),明显脱水者应静脉补液。抗菌治疗用环丙沙星等喹酮类药物,儿童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或磷霉素。中毒性菌痢则需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

  沙门氏胃肠炎

  传染源沙门菌腹泻是除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以外的沙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发病率在腹泻病中居第三位。沙门菌喜湿耐寒,不耐热,在水中可存活数月。该菌存在于猪、牛、羊、狗、鸡、鸭及鼠类的肠道、内脏与肌肉中,当人们进食未煮熟被污染的肉类、内脏或蛋制品、乳类后,会感染发病。

  症状急性胃肠炎型常伴有发热、呕吐、稀水样便,少数有黏液脓血便;伤寒型肠炎症状类似伤寒,患者会持续发热,可能伴有肝脾肿大;败血症型肠炎驰张热,血培养为阳性,可能有局部感染。

  医生建议及时补液及对症处理为主,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应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