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杆菌是什么 科学认识肉毒杆菌

2024-02-20 17:21
admin

  在人类历史中,肉毒杆菌的恶名已有上百年。1897年,比利时暴发了一次食物中毒事件,科学家在引起食物中毒的火腿中,分离出了肉毒杆菌。肉毒杆菌自此进入人类视野,被冠以“香肠之毒”的恶名,它分泌出的肉毒毒素是迄今所知最强的毒素之一,甚至被用于制造生化武器。

  肉毒杆菌是一种只能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存在于土壤、鱼、家畜的肠内及粪便中。它的芽孢耐热力强,在沸水中可存活5~22小时,湿热至120度,须经5分钟才能死亡。肉毒杆菌中毒并不是致病菌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嗜神经毒素所致,顾名思义,它专门侵害人类的神经系统,其毒性之强,比砒霜还大一万倍,注入人体35微克即可致死。但这种毒素的弱点是易被碱和热破坏,加热至80度,30~60分钟或100度,10~15分钟就可被破坏,暴露于日光下亦可迅速失去毒力。

  专家指出,肉毒杆菌来自土壤或动物肠道中,可呈活动生长状态(营养细胞)或休眠状态(芽胞)。芽胞对热、化学药剂或放射线的抵抗力极强,而营养细胞则极易被破坏,仅能在无氧状态下生长。肉毒杆菌主要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的环境中,在不正确的加工、包装、储存的罐装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

  肉毒杆菌的外毒素一旦经肠道吸收后,它专门侵害神经系统的颅神经核及神经肌肉相连接的地方,即所谓神经肌肉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而胃肠症状并不明显。

  病初表现为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尤其以颈部无力最明显,因而抬头困难;继之有四肢麻木、舌头发硬;接着可发生各种肌群麻痹,孩子常表现为面部无表情、视物模糊、睁眼困难,有时还有斜视,眼球运动也受到限制,面部的这副怪摸样是由于支配面部和眼睛运动的肌肉麻痹所致。同时,因负责吞咽的肌肉麻痹,咀嚼、吞咽也有困难,吃东西时呛咳,说话不清楚,甚至完全发不出声音。由于口腔分泌物聚集在咽部,极容易被误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最终可因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衰竭,这也是引起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肉毒杆菌中毒是经口食入而引起的。只要污染了肉毒杆菌的食物不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并在储藏过程中与空气隔绝,肉毒杆菌都可以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如果食用前又未经彻底加热,就不能杀灭细菌和破坏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肉毒杆菌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凶险的一种。肉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肉毒杆菌”所分泌的外毒素。肉毒素是世界上最毒的一类毒性蛋白物质,其毒性是砷的1万多倍。人体口服摄入肉毒素致死剂量为8~10μg。一粒稻米重的肉毒素(20毫克)就能毒死2千人。

  1、吃熟食。肉制品最好吃熟食,肉毒素特别怕热,通常在75到85摄氏度之间加热30分钟,或是在100摄氏度时加热10分钟,就可以破坏肉毒素;

  2、平时自己做食物时,注意加工卫生;

  3、加工后的食品迅速冷却并低温储存。

  4、密闭发酵食品腐败变质后不要吃。如臭豆腐、豆瓣酱,可能豆类在生长的时候就已经从土里无意中携带了肉毒杆菌,而这些食物的制作,需要密封发酵,这给肉毒毒素制造了很“落位”的环境。

  100℃开水冲奶粉消毒?杀死毒菌,但破坏了营养

  如果婴儿配方奶粉中含肉毒杆菌,不太可能通过用100℃的开水冲泡奶粉来杀毒,因为奶粉的最佳冲泡温度是40多摄氏度,高温会破坏其营养成分。

  晃动奶瓶摇“碎”肉毒杆菌?辟谣:摇不碎

  对于网传的“科普贴”,专家称,剧烈震荡可以破坏肉毒毒素,不能破坏肉毒杆菌,肉毒杆菌一般进入肠道后,在密闭环境下才分解成肉毒毒素,在此环节,无法靠“摇晃”破坏其结构。肉毒杆菌不耐高温,100℃可被“烫死”;在密闭环境下产生的肉毒毒素也可通过震荡破坏毒素;这类常识已在专家及医生处得到印证。如果一些企业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环节、在密闭环境有过“震荡”环节,那么即使奶源有肉毒杆菌,最终产品也可能是无害的。然而如果奶粉中含有肉毒杆菌,就没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