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2024-02-20 17:18
admin

  初秋时节,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食用粳米(大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前人对此颇多赞誉。如《本草经疏》誉粳米为“五谷之长,人相须赖以为命者也”。

  《随息居饮食谱》谓:“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病人、产妇粥养最宜。”对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如芝麻粥、大米百合粥、核桃仁粥等,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润肠通便。

  《医学入门》中指出:“盖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秋季多补水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因此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

  秋季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应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

  主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酒等。

  烧烤一般以鸡肉、牛肉、羊肉等为材料,置于明火或微波炉内烧烤;该类食物多为性温之品,加上烹调时水分散失较多,进食的过程需要较多的唾液来参与消化,因此食后容易生火(产生虚火上炎的现象)。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油腻食物,秋季食用后难以消化,容易积于肠胃之内,加之脾胃功能较弱,食用油腻煎炸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之热,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干燥的特性。为此,秋季最好忌食辛辣、烧烤、油炸食品。蒜、葱、生姜、大料、茴香等辛辣的调味品,多食也易助燥伤阴,加重内热,使燥邪侵犯人体。至于使用少量的姜、蒜来调味料,或以性温的食物来煲汤,则无伤大雅,但应注意选配一些银耳、百合、荸荠之类滋阴润燥的食物同煲,就不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炎热夏季身体消耗能量大,食欲较小,当秋季来临,人们便很自然地想到要进补,但是这时脾胃功能尚未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盲目进食肥甘厚味等滋腻补品,易使脾胃运化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秋季在饮食调补时,要甘淡滋润,以防过食肥甘,生火、生痰、生燥,更伤阴。

  在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颐养胃气。如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温热内蕴,毒滞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秋风响,蟹脚痒”,意思是说,每当菊黄稻香的时节,螃蟹就会爬到岸上来,这正是捉蟹的大好时机。这时的螃蟹,个大,体肥,卵黄顶盖,肉脂丰盈,味道最美。古人把吃螃蟹之味美与游庐山之景美相提并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但是秋季时节应忌食未洗净或生而未熟的河蟹。因为,河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种细菌和污泥。有些人因食用了没洗净或没加工熟的蟹,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食入体内,导致感染疾病。

  秋季小儿忌吃生枣红枣色彩鲜艳,美味可口,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喜庆的红枣,是秋季佳果。但是,小儿忌吃生枣。中医学向来重视“食贵有时,食贵有节”。

  小儿的某些疾病往往是由于不当饮食所伤,这就要求父母要高度重视,尤其不要投其所好,任孩子恣意贪食,即便是水果,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