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蚶,也称花蚶、血蚶,因壳表放射肋如古建筑屋顶瓦垄子,也有称瓦垅哈瓦楞贝的。泥蚶是一种埋栖于沿海滩涂的双壳贝类,原产印度洋与太平洋海域,为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也是我国东南沿海最主要的海水养殖贝类。
蚶肉味甘咸、性温,入脾、胃、肝经;
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散结消痰之功效;
用于症瘕痞块、老痰积结等症;又有制酸止痛作用,可用治胃痛泛酸的病症。
泥蚶富含特有的血红蛋白和维生素B12,有补血、温中、健胃的功效。
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1. 适宜症瘕痞块,老痰积结、胃痛泛酸等症;
2. 脾胃湿热盛者忌食。
食蚶肉应煮熟。
另外蚶肉咸以软坚,故有消痰散结的功效,治症瘕痞块、老痰积结等症,常与三棱、莪朮、桃仁、鳖甲等配合应用。
清道光《乐清县志》记载:“蚶俗称花蚶,邑中石马。蒲岐、朴头一带为多,取蚶苗养于海涂,谓之蚶田。每岁冬杪,四明及闽人多来习蚶苗。”
清光绪同知陆玉书写蚶田的诗曰:“永嘉江外水连天,一望苍茫不见边。渡过铧锹三十里,谁知苍海变桑田。”同时代诗人王步霄《养蚶》诗云:“瓦垄名争郭赋传,江乡蚶子莫轻捐。团沙质比鱼苗细,孕月胎含露点圆。愿祝鸥凫休浪食,好充珍馐入宾筵。东南美利由来檀,近海生涯当种田。”清奉化文人孙事伦也有《养蚶》诗:“荦荦瓦垄子,纷产东海涂……”在写泥蚶的诗篇中,我较为欣赏的是清代临海诸生的朱邺华,他有《椒江竹枝词》诗:“一夜潮回葭 船,花蚶白蟹不论钱。祀过周七娘娘庙,满地青虾带雨鲜。”这首诗虽然带有宋文学大家王安石《黄田》诗的韵味。
早在三国时期《临海异物志》中曾载泥蚶有“益血色”之功效,清朝《食疗本草》载蚶:“润五脏,治消渴,开关节。”《四声本草》:“温中消食,起阳。”《医林纂要》也说:“补心血,散瘀血,除烦醒酒,破结消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