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帕金森,人们就会想到拳王阿里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一幕,抓住火炬的手臂不住地抖颤,头也微颤等等。在刚刚过去的帕金森日(每年4月11日),记者在晋江市中医院了解到,目前帕金森患者不在少数,其患病率约为1%,门诊中发现的患者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病人,帕金森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疾病,正侵蚀着越来越多人。在该院神经内科的门诊中,每100个患者中就有一个为帕金森病患者。据介绍,随着老年化加剧,患病人数还会不断增加。相关医生提醒,一旦患上帕金森病,就会手脚发抖,四肢僵硬,肌肉挛缩……最后卧床不起,靠家人照顾饮食起居。因治疗难度大,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等危害大,帕金森病被称为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由于帕金森病的起病是缓慢的,因而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今年68岁的李大妈早在两年前就发生手脚轻微震颤的症状,不过家人以为是自然衰老现象并没在意,一直到去年年底李大妈连行动都变得迟缓后,这才去医院检查,得知患了帕金森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钱加强介绍,帕金森病是老年病中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患病后,病人在静止时也会出现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晋江市中医院神经内科黄思逐主治医生说道,帕金森病本身不致命,但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会导致病人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当家里的老年人出现静止性抖动、手臂摆动减少、肌肉绷紧、走路动作缓慢等症状时,应引起注意,尽早到医院作一个全面检查,明确病情,尽早治疗。
还有,黄医生特别提醒,帕金森患者应进行规范化治疗,不要擅自加减药量。刘先生患帕金森多年,经过规范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手也抖得不那么厉害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刘先生觉得药物的效果不明显,就自行增加药物的剂量,最近感觉四肢总是有不能控制的动作,后面去医院检查,确诊刘先生因自行增加药物剂量、改变服药次数出现了异动症。治疗帕金森疾病一定要注意规范用药习惯,患者不规范用药,加大药剂量,不仅会出现副作用,同时病人症状不易控制。
对于帕金森患者家属要如何做好家庭护理呢?钱主任建议,家属应结合病人情况、饮食喜好,注意食品的配比结构。要让病人多吃富含纤维素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含酪胺酸的食物,如瓜子、杏仁、芝麻、脱脂牛奶等,它们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合成。如果病人咀嚼、吞咽困难,给病人进食时应尽量让他坐着,不要躺下。告诉病人在进餐时要将口腔多余的唾液咽下,一次进食要少,咀嚼要充分,并缓慢进食,进餐后喝水,将残存食物咽下,防止吸入性肺炎。他提醒家属,尽管患者有运动障碍,行动不便,但仍然应想法让病人多运动,通过运动改善病人体质。应让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散步、梳洗和穿衣服,如果病人自己不能运动,也要帮助病人被动运动,给他们活动四肢、翻动身子,以免染上褥疮。病人运动时应小心护理,不要让病人跌倒,因为跌倒后病人的病情很可能会迅速加重。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及采光等,预防感冒。据临床资料显示,帕金森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因此,黄医生建议家属,在照顾帕金森病人时除了一般护理外,还要多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家人要多加关怀和沟通、鼓励患者,以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外,帕金森病属于慢性病,只能控制性治疗,通过药物、手术等办法控制病情。由于个体差异和患病程度不同,一些患者服药后起到了控制病情的效果,但由于没有恢复到他们理想的正常状态,可能就此认为治疗无效。不少帕金森病患者希望通过吃药或手术等方式治疗后恢复到正常人状态,但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帕金森病是不可逆的,同时黄医生提醒市民,目前没有一种药物或一种治疗方法能根治帕金森病。
最后,两位医生表示,如果人们发现家中老人的步伐不再像原来那么稳当,转个身需要几个小碎步才能完成,出现说话不自觉地变慢等变化时,应当到医院咨询检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有发现以下蛛丝马迹,要警惕帕金森。
1.手指搓丸。患者的单侧手指常常会出现类似搓丸一样的动作,其后会发展为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
2.面具脸。 当疾病影响到面部肌肉时,表情会非常呆板,甚至好似戴了面具一般。当疾病影响到躯干、四肢及髋膝关节时,患者会出现特殊的屈曲姿势。
3.小写症。运动迟缓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上肢的精细动作如系鞋带、扣纽扣等会比以前缓慢许多,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写字也会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
4.慌张步态。 帕金森病会导致患者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且不能及时停步。行进中,患侧上肢的协同摆动会减少以至消失。有时还会出现转身困难,以至于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