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蛹病的原因和症状,蜜蜂蛹病的防冶方法

2024-04-11 22:18
admin
蜜蜂蛹病,又称死蛹病,是一种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新型传染病。病人经常看到蜜蜂,导致蜂蜜和王浆产量显著降低,严重者死亡。

1蜜蜂蛹病原

为蜜蜂蛹病毒。

2蜜蜂蛹病的症状

死蜂蛹和雄蜂蛹大多干燥,有些湿润。病毒侵入大幼虫阶段。发病幼虫失去自然光泽和正常饱满度,体色为灰白色,逐渐变为浅棕色至深棕色。死蜂蛹为深棕色或黑色,尸体无异味和粘性。大多数巢盖被工蜂咬伤,露出死蛹,头部呈白蛹状。在生病的蜂群中,也有少数病蛹发育成成年蜂,但这些幼蜂死于巢穴,因为它们体质虚弱,无法离开房间。虽然有些幼蜂勉强离开房间,但由于发育不良,他们在离开房间后不久就死了。在生病的蜂群中,工蜂行动疲软,收集能力显著降低,分泌蜂王浆和喂养幼虫的能力降低,因此对蜂蜜和蜂王浆的产量影响很大。病情严重的蜂群自然交替或飞行。

3蜜蜂蛹病的诊断方法

①症状诊断

(1)蜂箱外观察:

患病蜂群工蜂表现疲软,出勤率降低。在蜂箱前场,可以看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或发育不良的幼蜂,可疑是蜂蛹病。

(2)蜂群内检查:

提取巢脾封盖,抖落蜜蜂。如果发现封盖子脾不均匀,就会出现死蜂蛹或巢盖开启的死蜂蛹"插花子脾"蜂蛹病可初步诊断为现象。

②鉴别诊断

蜜蜂蛹病的病状常易与蜂螨、巢虫危害造成的死蛹以及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病状相混淆,可根据其特征加以区分。受蜂螨危害的蜂群常出现幼蜂翅残缺或蜂蛹死亡,此种情况可在蜂体及巢房内的蜂蛹和幼虫体上检查到较多数量的大蜂螨和小蜂螨;受巢虫危害的蜂群,一般是弱群受害较重,常出现成片封盖巢房被工蜂开启,死蜂蛹头部外露,呈”白头蛹“状,拉出死蛹后可见到巢虫;囊状幼虫病多出现在大幼虫阶段,死亡幼虫呈典型囊状袋,头部上翘,而蜂蛹病无此症状,受美洲幼虫腐臭病危害的蜂群也会出现死亡蜂蛹,其典型特征是死蛹吻伸出,而患蛹病死亡的蜂蛹无此病状。

③样品送检

如果需要诊断,死亡蜂蛹可以送到蜂病诊断中心进行血清诊断。

4蜜蜂蛹病的流行特征

①传播途径

病死蜂蛹和被污染的巢脾是蜜蜂蛹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死蜂王是该病的又一重要传染途径。

②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云南、福建12月出现,四川2~4月,江西、浙江3~4月,陕西4~6月,甘肃6~8月。

③发病程度和危害

不同地区和养蜂场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在轻的情况下,只有少有少量的蜂蛹死亡。此时,外部蜂蜜粉源丰富,蜂群势头强劲。辅以更换蜂王措施,可控制病情。在严重疾病中,由于大量蜂蛹死亡,采集蜂数量减少,蜂群生产力下降,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大幅下降。如果发病率高达30~50%,蜂群将完全失去生产能力,难以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个蜂群死亡。

④发病相关因素

(1)与温度的关系:

蜜蜂蛹病的发生与温度密切相关。调查显示,蜜蜂蛹病的适宜温度为10~21℃,早春寒潮过后,蛹病易发生。

(2)与蜜源和饲料的关系:

外界蜂蜜粉源充足,蜂群中有足够的优质饲料储备,蜂群强,不易发生蛹病;早春或晚秋缺乏蜂蜜粉源或使用劣质饲料喂养蜜蜂时,蜜蜂饥饿,营养不良,下雨或寒潮时容易发生蛹病。

(3)与蜂种和蜂王年龄的关系:

意大利蜜蜂更常见,更严重,喀蜂和东北黑蜂发病更轻,中国蜜蜂很少发生,就蜂王年龄而言,一般来说,老蜂王容易感染,年轻蜂王发病更少。

5蜜蜂蛹病防治技术

①选择抗病品种,更换蜂王

蜜蜂品种的抗病性不同,同一品种不同蜂群的抗病性也不同。在疾病流行季节,有些蜂群发病严重,有些蜂群发病轻微,而有些蜂群不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选择无病蜂群作为种蜂群,培育蜂王,替代病蜂王,增强对蜂蛹病的抵抗力。

②加强饲养管理,为蜂群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保持蜂脾相称或多于脾,蜂数密集,加强蜂巢保温,经常保持蜂群中有足够的蜂蜜粉饲料。当缺乏外部蜂蜜粉源时,需要喂养优质蜂蜜或白糖,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盐。此外,还应注意保持养蜂场的卫生,清理和拖出蜂箱外的死蜂蛹,集中燃烧,以消除感染源。同时,注意不要将病脾转移到健康避免人为感染。

③消毒措施

每年秋末冬初,更换的蜂箱和蜂具都会用火焰喷灯燃烧消毒。用高效巢脾消毒剂浸泡消毒巢脾,100片加水2000毫升,浸泡巢脾20分钟,用摇蜜机摇出药液,换清水2次,每次10分钟,摇出清水后晾干备用。

④药物防治

巢脾和蜂具经消毒处理,换成优质蜂王蜂群,喷洒防治药物蛹泰康,每包500ml水,每脾喷洒10~20ml液体,每周2次,连续3周一个疗程,病情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