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容 正文

揭秘护肤品广告强调的谎言

2024-02-20 17:16
admin
目录:
  1. 纯天然:这个名词暗示产品成份来自植物或有机物,而不是人工合成。“天然”这两个字似乎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但天然成分并不能保证产品室安全或有效的。天然成分的宣传不受FDA的监管,因此化妆品公司可以任意使用这些术语,这些术语具有非常高的营销价值,但是在医学上没有任何意义。此外,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研究可以证实“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成分更有益于皮肤。并且,当植物提取物添加入化妆品后,经过防腐、稳定处理,在与其他成分相混合,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它的“天然性”了。
  2. 注解:天然成分的安全性只是相对而言的,某些常用的天然成分,如薄荷、迷迭香等就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而柠檬、薰衣草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光敏感反应。此外,天然物质的分子比较大,不容易被皮肤所吸收,这就是为什么使用新鲜蔬果DIY外敷时,效果很难保证的原因。
  3. 有机化妆品:自2002年10月美国农业部(USDA)开始着手冠以“有机”字样食品的标准。有机食品需要经过专门的认证。然而,“有机”跟化妆品没有一点关系。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化妆品公司开始给产品贴上“有机”的标签,市面上一些洗发水和润肤乳标榜自己是70%的有机产品,因为主要成分是浸泡过有机薰衣草叶的水。
  4. 注解:目前我国并没有有机化妆品的相关标准,对其定位也没有明确规定。国际上对于有机化妆品的认证标准也并未统一,主流的几个认证机构包括澳洲ACO有机认证、ECO、BIO、德国BDIH认证及澳洲NASAA认证,但这些认证在标准上都存在不一样之处,比如ECO规定有机化妆品的完成品中必须含有5%以上验证为有机的内容物,而BIO则要求有10%以上。
  5. 低敏感性或适合敏感皮肤:这两个术语暗示消费者不会造成过敏,但这种说法没有意义,其实不存在测试产品以判断会不会造成皮肤过敏方面的监管标准,任何化妆品公司都可以随意使用这两个术语。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化妆品公司在使用这些术语时并不需要研究报告来证实。
  6. 注解:不难发现,有些产品明明标榜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却在使用时让皮肤过敏了,正是由于产品添加了一些刺激性或致敏性成分。
  7. 不含酒精:一般是指产品不含变性酒精、普通酒精、甲醇、苯甲醇、异丙醇或SD乙醇,这些成分都类似于谷物酒精,对皮肤有强烈的干燥和刺激作用。不过,很多化妆品都会添加特别的“酒精”成分,如鲸蜡醇、硬脂醇等,这些脂肪醇成分的作用与刺激皮肤的谷物酒精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刺激物含量越大,刺激性越明显,但如果谷物类酒精列在成分表末尾的防腐剂前后,那就不太会刺激皮肤。
  8. 注解:很多人会把产品是否含酒精当做是否使用这款产品的主要依据。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错误地理解了酒精。酒精是一种常用成分,在护肤品中常作为溶剂使用,它可以起到稳定植物活性成分的作用,还可以清理角质帮助肌肤代谢。另外,成分表中的成护肤品分一般会按照在产品中含量的多少由大到小排列,含量高的成分会排在前面,含量越少,位置会越靠后。(如果有些成分具有活性,这些活性物质会排在最前面,之后才会按照含量的多少顺序列出)。
  9. 不含香料:原本这是用来告诉消费者产品不含香精或芳香性成分,但事实上未必如此。许多产品都会选用芳香的植物提取物,所以可能造成皮肤刺激、引发过敏反应或光毒反应(加剧阳光伤害)。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香料都不属于有益肌肤的成分。此外,芳香成分(如芳香的植物油或芳香的植物提取物)也有可能被添加到“不含香料”的化妆品中,来掩盖其他成分的难闻气味,因此“不含香料”也可能是指产品没有明显的香味,其实却添加了芳香性成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由于“不含香料”这个术语不受FDA的监管,所以列在产品标签上没有意义,最终你还是要留意产品的成分表。
  10. 注解:许多MM,特别是肌肤比较敏感的,都偏向选择不含香料的护肤品,以为这类产品性质更稳和、更适合敏感肌,殊不知其实许多产品其实已经添加了芳香性成分。最好的方法还是看产品成分表。
  11. 不造成粉刺和不造成青春痘:这两个术语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FDA对于这些术语的使用无法予以法律的规范,任何产品都可以这样宣传。目前,研发不会造成青春痘的产品还在摸索当中。如果有产品能做到承诺的那样固然很好,但几乎所有的化妆品成分都有可能造成某个人皮肤发炎,而且要从几百万种成分组合中找出造成皮肤问题的“罪魁”,几乎是不可能的。
  12. 注解:每个人的肌肤状况不尽相同,其他人适用的好产品未必自己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相信目前没有一个产品能够保证让所有肌肤都用了不会造成皮肤问题。
  13. 经皮肤科医生测试:不论说的多么动听,只要没有公开发表的可靠数据予以证实,“经皮肤科医生测试”只是说某一位医生自己用过或看到别人用过某个产品,觉得还可以,但不表示这个产品有多好,也不表示这个产品比同类产品更出色,它是一句空洞的营销语。
  14. 注解:其实这只是商家的营销噱头而已。经皮肤科医生测试或推荐的产品只能说比较安全,但无法保证它就一定比其他产品更好用。
  15. 经实验室证实:实验室听起来似乎科学性更强一些,但任何一个做研究的地方都可以称作“实验室”。揭开这个术语的“科学包装”,你会发现所谓的“实验”相当不符合逻辑,而且所做的实验往往是化妆品公司预先支付经费的有偿实验。
  16. 注解:理由同上,只是商家的噱头罢了。
  17. 专利秘密或专利成分:其实并没有所谓的“专利秘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矛盾的,要想“获得”专利,唯一的途径就是“公开”产品和用途的全部细节,而且专利也不代表效果。专利是指可以制造某些成分或配方的权利,或者将既存的成分或配方是用在某些特定场合的权利(比如抗皱、抗痘、去角质或美白),这与成分或产品的效果没有一点点关系。
  18. 注解:其实,专利不能代表产品的质量或可靠性,也不表示这些成分不可以被其他公司用作其他用途。
  19. 精油:好几百家化妆品公司都说产品添加精油成分,有很好的护肤作用,甚至最敏感的肌肤都能用。如果说除了神奇的抗皱产品之外,化妆品行业还有别的弥天大谎,那就是关于精油的神话了。皮肤病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已经证实,不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香料都会造成皮肤问题。任何化妆品公司建议使用含有挥发性精油成分的产品,比如玫瑰油、橙油、松油、百里香油,并且认为这些产品都是温和有益或低敏感性的,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而且会造成皮肤伤害。
  20. 注解:许多消费者认为芳香性精油有很好的护肤功效,事实上所有的产品都因人而异,而且,有些精油产品会引起过敏或刺激皮肤,因此肤质脆弱或敏感肌肤慎用

  护肤品厂商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常会用各种宣传词语来夸大护肤品效果,在护肤品的产品介绍中,我们常看到纯天然、不含酒精、经皮肤科医生测试等字眼,可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纯天然:这个名词暗示产品成份来自植物或有机物,而不是人工合成。“天然”这两个字似乎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但天然成分并不能保证产品室安全或有效的。天然成分的宣传不受FDA的监管,因此化妆品公司可以任意使用这些术语,这些术语具有非常高的营销价值,但是在医学上没有任何意义。此外,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研究可以证实“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成分更有益于皮肤。并且,当植物提取物添加入化妆品后,经过防腐、稳定处理,在与其他成分相混合,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它的“天然性”了。

注解:天然成分的安全性只是相对而言的,某些常用的天然成分,如薄荷、迷迭香等就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而柠檬、薰衣草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光敏感反应。此外,天然物质的分子比较大,不容易被皮肤所吸收,这就是为什么使用新鲜蔬果DIY外敷时,效果很难保证的原因。

有机化妆品:自2002年10月美国农业部(USDA)开始着手冠以“有机”字样食品的标准。有机食品需要经过专门的认证。然而,“有机”跟化妆品没有一点关系。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化妆品公司开始给产品贴上“有机”的标签,市面上一些洗发水和润肤乳标榜自己是70%的有机产品,因为主要成分是浸泡过有机薰衣草叶的水。

注解:目前我国并没有有机化妆品的相关标准,对其定位也没有明确规定。国际上对于有机化妆品的认证标准也并未统一,主流的几个认证机构包括澳洲ACO有机认证、ECO、BIO、德国BDIH认证及澳洲NASAA认证,但这些认证在标准上都存在不一样之处,比如ECO规定有机化妆品的完成品中必须含有5%以上验证为有机的内容物,而BIO则要求有10%以上。

低敏感性或适合敏感皮肤:这两个术语暗示消费者不会造成过敏,但这种说法没有意义,其实不存在测试产品以判断会不会造成皮肤过敏方面的监管标准,任何化妆品公司都可以随意使用这两个术语。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化妆品公司在使用这些术语时并不需要研究报告来证实。

注解:不难发现,有些产品明明标榜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却在使用时让皮肤过敏了,正是由于产品添加了一些刺激性或致敏性成分。

不含酒精:一般是指产品不含变性酒精、普通酒精、甲醇、苯甲醇、异丙醇或SD乙醇,这些成分都类似于谷物酒精,对皮肤有强烈的干燥和刺激作用。不过,很多化妆品都会添加特别的“酒精”成分,如鲸蜡醇、硬脂醇等,这些脂肪醇成分的作用与刺激皮肤的谷物酒精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刺激物含量越大,刺激性越明显,但如果谷物类酒精列在成分表末尾的防腐剂前后,那就不太会刺激皮肤。

注解:很多人会把产品是否含酒精当做是否使用这款产品的主要依据。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错误地理解了酒精。酒精是一种常用成分,在护肤品中常作为溶剂使用,它可以起到稳定植物活性成分的作用,还可以清理角质帮助肌肤代谢。另外,成分表中的成护肤品分一般会按照在产品中含量的多少由大到小排列,含量高的成分会排在前面,含量越少,位置会越靠后。(如果有些成分具有活性,这些活性物质会排在最前面,之后才会按照含量的多少顺序列出)。

不含香料:原本这是用来告诉消费者产品不含香精或芳香性成分,但事实上未必如此。许多产品都会选用芳香的植物提取物,所以可能造成皮肤刺激、引发过敏反应或光毒反应(加剧阳光伤害)。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香料都不属于有益肌肤的成分。此外,芳香成分(如芳香的植物油或芳香的植物提取物)也有可能被添加到“不含香料”的化妆品中,来掩盖其他成分的难闻气味,因此“不含香料”也可能是指产品没有明显的香味,其实却添加了芳香性成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由于“不含香料”这个术语不受FDA的监管,所以列在产品标签上没有意义,最终你还是要留意产品的成分表。

注解:许多MM,特别是肌肤比较敏感的,都偏向选择不含香料的护肤品,以为这类产品性质更稳和、更适合敏感肌,殊不知其实许多产品其实已经添加了芳香性成分。最好的方法还是看产品成分表。

不造成粉刺和不造成青春痘:这两个术语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FDA对于这些术语的使用无法予以法律的规范,任何产品都可以这样宣传。目前,研发不会造成青春痘的产品还在摸索当中。如果有产品能做到承诺的那样固然很好,但几乎所有的化妆品成分都有可能造成某个人皮肤发炎,而且要从几百万种成分组合中找出造成皮肤问题的“罪魁”,几乎是不可能的。

注解:每个人的肌肤状况不尽相同,其他人适用的好产品未必自己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相信目前没有一个产品能够保证让所有肌肤都用了不会造成皮肤问题。

经皮肤科医生测试:不论说的多么动听,只要没有公开发表的可靠数据予以证实,“经皮肤科医生测试”只是说某一位医生自己用过或看到别人用过某个产品,觉得还可以,但不表示这个产品有多好,也不表示这个产品比同类产品更出色,它是一句空洞的营销语。

注解:其实这只是商家的营销噱头而已。经皮肤科医生测试或推荐的产品只能说比较安全,但无法保证它就一定比其他产品更好用。

经实验室证实:实验室听起来似乎科学性更强一些,但任何一个做研究的地方都可以称作“实验室”。揭开这个术语的“科学包装”,你会发现所谓的“实验”相当不符合逻辑,而且所做的实验往往是化妆品公司预先支付经费的有偿实验。

注解:理由同上,只是商家的噱头罢了。

专利秘密或专利成分:其实并没有所谓的“专利秘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矛盾的,要想“获得”专利,唯一的途径就是“公开”产品和用途的全部细节,而且专利也不代表效果。专利是指可以制造某些成分或配方的权利,或者将既存的成分或配方是用在某些特定场合的权利(比如抗皱、抗痘、去角质或美白),这与成分或产品的效果没有一点点关系。

注解:其实,专利不能代表产品的质量或可靠性,也不表示这些成分不可以被其他公司用作其他用途。

精油:好几百家化妆品公司都说产品添加精油成分,有很好的护肤作用,甚至最敏感的肌肤都能用。如果说除了神奇的抗皱产品之外,化妆品行业还有别的弥天大谎,那就是关于精油的神话了。皮肤病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已经证实,不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香料都会造成皮肤问题。任何化妆品公司建议使用含有挥发性精油成分的产品,比如玫瑰油、橙油、松油、百里香油,并且认为这些产品都是温和有益或低敏感性的,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而且会造成皮肤伤害。

注解:许多消费者认为芳香性精油有很好的护肤功效,事实上所有的产品都因人而异,而且,有些精油产品会引起过敏或刺激皮肤,因此肤质脆弱或敏感肌肤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