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邓紫棋的《黑凤梨》红遍大江南北
让多少人说出那句“我爱你”
然而要说吃
当然还是吃得着的“黑冻梨”更诱人
但今天的主角有点土
土生土长,又本土制作的
关键还不是谁都能吃的上
特别向我们这些南方的娃
口水直流也掩不住羡慕得小眼神呀
在《江苏科技报》第16期“舌尖上的农产品”栏目中,科技报的记者介绍了“其貌不扬”却美味异常的东北特色冻梨。
不少“吃货”在阅读后提出:我们没有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可是我们有冰箱呀,用这个“神器”是不是也能制成冻梨呢?其实好吃小编也很想知道答案。
哈哈哈……于是,科技报的记者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小实验,结果如何?让我们先卖个关子,一起来看实验日记。
一直放在冷冻室的绿色“冰坨坨”和反复融冻的“黑冻梨”,差距明显
实验材料
在实验开始之前,科技报的记者逛了南京多家水果店,想找到东北常用来做冻梨的秋子梨,结果并没有找到,无奈之下,挑了4个与之外形相似的黄冠梨,为了便于操作,选取的都是小而圆的梨子。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实验啦!
实验日记
12月1日
记录:21:00 室温:12℃
将梨洗净,擦干,编号。1号放在室温下,准备第二天鲜食并记录口感;2号、3号、4号放于冰箱冷冻室,设置温度为-19℃。
12月2日
记录:18:00 室温:14℃
1号表皮有近一半显浅褐色,像生了锈,不知是否与清洗过有关,期间由于室内开过空调,所处环境温度有12℃→23℃→14℃的变化,猜测“生锈”亦与此有关。
吃之前,闻了闻,味香不明显,削皮的时候,发现皮薄,梨肉“肤白貌美”,未受表皮变化影响。吃的时候,果肉有出乎意料的淡淡的酒香味,颗粒感很小,清甜。另,2号、3号、4号依旧在-19℃的冷冻环境中,冻得很“瓷实”,表皮有磨砂感,颜色无明显变化。
12月6日
记录:23:00 室温:11℃
三只被打入“冷宫”的小可怜,如今均被冻得露出了不明显的“老人斑”,此外无他变化,也没有变黑。按照计划,把2号置于室温环境;3号移至7℃的冷藏环境;4号依旧“把守”-19℃冷冻阵地。
12月7日
记录:20:00 室温:12℃
实验进行到现在,终于出现较大变化。早上8点,处于室温环境下的2号,表皮遍布小水珠,呈深棕色,用手指轻轻按了一下,非常软;与之相似,被移到冷藏室的3号,表皮外裹了圈薄薄的冰层,颜色也已变成深棕色,软,但没到2号的程度;冷冻室的4号也是有趣,显露出一块浅褐色的“痣”,无他变化。
现在,把这仨又都赶到冷冻室了。
12月8日
记录:19:00 室温:13℃
2号、3号冻结实之后看上去没太大区别,4号依然不动声色地扮演着“小清新”,那块“痣”没变大也没变小。准备再冻上几天,另外,试吃的“小白鼠”已经排起长队了。
12月15日
记录:13:20 室温:11℃
把这三小只从冷冻室取出,观察下来,4号这个“小清新”依然没变化,2号比3号颜色深。把4号撂在室温环境里之后,2号、3号可以试吃了。
用凉水泡过,把俩梨缓下来并试吃以后,“小白鼠们”把“吃后感”反馈了回来:2号、3号无区别,梨肉绵密,口感淡,不甜,靠近梨核的部分还有点酸,汁水一般,“本以为插吸管可以直接喝汁,结果还要动牙齿啃”,“梨肉在咀嚼的时候有一种嘎吱嘎吱的好玩的感觉,像牙齿磨在厚厚的气球上”,“像煮过的水果”,“有豆浆味”;除了这些,记者还特别提了一下有无酒味,收到一致反馈:并没有。
结 论
从整体来看,实验是失败的,虽然用冰箱制成了外观上难辨真假的冻梨,但是味道却没办法与真正的冻梨相比。
皇冠梨在冻过后并没有变得更好吃,反而口感变淡、甜度降低,连迷人的酒香味也消失了,食用起来并无优势。
初步分析,首先与梨的品种本身不适合做冻梨有很大关系,还有一种可能是冻得不够彻底。
冰箱冻梨实验就这样失败了吗?
“吃货”们当然不会轻言放弃。分析过失败最大可能是梨的品种不合适之后,科技报的编辑默默从东北网购了一箱秋子梨反复冻融,截至发稿前,虽然梨肉还没有变成“梨汁”,但是吃起来冰冰凉凉、酸甜多汁,已经颇有黑冻梨的“风采”。对东北冻梨十分向往的吃货们,如果近期无法亲自去东北尝鲜,不妨也网购一箱秋子梨,和我们一起继续“吃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