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卉 正文

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2024-02-19 22:34
admin

竹子品种繁多,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竹属植物,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又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哪些吧!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

现·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

七律·无名氏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又来寻。

《访陶公旧宅》

唐·白居易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临江仙》

宋·吕胜己

忽忆裴公台上去,远空秋气棱棱。万山一水秀还明。此时三楚客,何意续骚经。

爱竹子犹参杖履,能诗候喜同登。赓酬不尽古今情。清风生白尘,侧月照疏星。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甫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斫竹》

唐·杜甫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新竹》

唐·刘兼

近窗卧砌两三丛,估静添幽别有功。影缕碎金初透日,声敲寒玉乍摇风。

天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

《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湘竹词》

唐·李商隐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酬人雨后观竹》

唐·薛涛

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

唐·薛涛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

明·夏昶

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题兰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桃花园诗》

东晋·陶渊明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