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了一种致婴幼儿于死地的疾病:患儿以贫血为主症,往往因精神异常、运动障得和全身动脉血管扭曲而夭拆。体格检查可见头发扭卷,体温极低,且常常伴有骨骼损伤。医学界一时震动很大,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发现这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缺铜,使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来源的三磷酸腺苷合成量大为减少,以致不能满足生命之最低能量的需要所致。追根溯源,原来,婴幼儿缺铜与母亲妊娠期间血中铜含量过低有关,而引起血铜过低的主要原因是摄铜不足。铜在体内可与铁组成细胞色素酶和氧化酶,在肝内合成血浆铜蓝蛋白,促进运铁蛋白的生成和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的合成。缺铜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产生异常短命红细胞,出现贫血。铜可维护骨骸、血管、皮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保护毛发的正常色素和结构。缺铜时骨骼疏松易折,血管变形,毛发扭卷,皮肤病变,脑组织受损。成人体内含铜量约为100—150毫克,胎儿体内含铜量极多,小儿体铜比成人高约3倍。因此,孕妇摄铜不足,就难以满足胎儿铜的需要,出生后就容易发生缺铜性贫血及一系列缺铜症状。为预防小儿缺铜症,妇女在怀孕期间应多吃些含铜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肾、心、牡蛎、鱼类、瘦肉、豆类、芝麻.大白菜、萝卜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