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菊是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为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叶。
菊科菊苣属植物的一种,又名苦菜、狗牙生菜,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苦菊味略苦,颜色碧绿,可炒食或凉拌,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因其味感甘中略带苦,且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受到广泛的好评。性喜冷凉气候,初夏抽花茎,可生食凉拌,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嫩叶可食。
苦菊为菊科菊苣属,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苦菊适生食、煮食或作汤。苦苣叶披针形。头状花序,约有小花20朵,花冠淡紫色,雌蕊柱头双叉状淡蓝色,雄蕊5,连成筒状,花药淡蓝色。种子短柱状,灰白色,千粒重1.6g。
物种分布
苦菊是一种中生阳性植物,生于山坡或山谷林缘、林下或平地田间、空旷处或近水处,海拔170-3200米。几遍全球分布。喜水、嗜肥、不耐干旱。喜潮湿、肥沃而疏松的土壤,从沙土到粘土、PH4.5–8.9之间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微酸至中性沙堆土上生长最好。对干旱、土壤板结而贫瘠、原生草群密集或郁蔽度大于0.4的林地等环境,难以适应。苦定菜的耐寒性比较强。在温带地区,秋季能长出根系发育良好的苗株,其地下部分能够顺利越冬;在亚热带以南地区,苗株均能以绿色叶丛越冬。当气温达5℃时能缓慢生长,即便遇到–10℃的短期低温,苗株仍能保持青绿;而在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冬季仍能生长,甚至可以开花结实。
形态特征
叶
基生叶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或大头羽状深裂,全形倒披针形,或基生叶不裂,椭圆形、椭圆状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或圆形,全部基生叶基部渐狭成长或短翼柄;中下部茎叶羽状深裂或大头状羽状深裂,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7厘米,基部急狭成翼柄,翼狭窄或宽大,向柄基且逐渐加宽,柄基圆耳状抱茎,顶裂片与侧裂片等大或较大或大,宽三角形、戟状宽三角形、卵状心形,侧生裂片1-5对,椭圆形,常下弯,全部裂片顶端急尖或渐尖,下部茎叶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型并等样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且顶端长渐尖,下部宽大,基部半抱茎;全部叶或裂片边缘及抱茎小耳边缘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锯齿或大锯齿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处的叶,边缘大部全缘或上半部边缘全缘,顶端急尖或渐尖,两面光滑毛,质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