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的简单介绍

2024-02-19 23:29
admin

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

韭黄是由于韭菜没有照射阳光,在黑暗中生长,从而缺少叶绿素而形成的。

因不见阳光而呈黄白色,其营养价值要逊于韭菜。

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

韭黄的功效有健胃提神,补肾助阳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多年生草本,高约20~45厘米,具特殊强烈臭味。

韭黄多数须根,上有1~3个丛生的鳞茎,呈卵状圆柱形。

根茎横卧,生叶基生。长线形,扁平,长10~27厘米,宽1.5~9毫米。

韭黄的端口锐尖,边缘很粗糙,叶片光滑无毛,是深绿色的。

花茎自叶丛抽出,长可达50厘米,三棱形。

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膜质,白色,通常1~3片,基部合生,先端锐尖。

花被6裂,白色,裂片长圆形,长4~6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排列为2轮,互生。

雄蕊6,花丝长不超过花被,中部以下扩大,花药黄色。

雌蕊1,子房上位,3室,三棱状。

蒴果倒心状三棱形,绿色,长4~5毫米,直径约4毫米。

种子黑色,扁平,略呈半卵圆形,边缘具棱。花期6~7月。果期7~9月。

韭菜的根比较特殊,它没有主根与侧根之别,更少有根毛。

只有比较肥胖象弦线状的须根,播种当年着生在根茎茎盘基部。

第2年起着生在根茎茎盘周围及其一侧。

须根的长度30厘米左右,主要分布在表土以下20厘米的土层内。

表明韭菜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比较差。

根茎呈葫芦状,长在土中,是贮藏养料的器官。

韭黄的顶端的生长点在播种当年即可发生分蘖。

一年生韭菜的鳞茎为扁圆形,二年生植株的鳞茎盘开始伸长并继续发生新根,且新根的发生部位偏向外侧。

以后随着分蘖的增加,根茎每年向地表不断伸长,新须根的着生部位也不断升高,而原有旧根则不断枯死,出现所谓“跳根”现象。

这使根系得以年年更新。韭菜根茎的生活年限为2~3年,随着株龄的增加,老龄根茎逐渐衰老死亡,须根也随之死亡。

而在上部根茎上又不断发生新的须根代替死亡的老根。一般平均每个分蘖有10条左右的须根。

三年生以上的韭苗分蘖数相对减少,但良好的肥水条件可延缓这种趋势,从而使韭菜寿命历久不衰。

叶扁平,带状,叶鞘为闭合状,形成假茎。

7~8月间抽薹,顶端着生伞形花序。花白色,种子黑色。

韭黄含丰富的蛋白质,糖,矿物质钙、铁和磷,维生素A原、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尼克酸,以及甙类和苦味质等。

具有驱寒散瘀,增强体力作用,并能增进食欲。

韭黄还能续筋骨,疗损伤。但阴虚内热及目疾之人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