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确的毒鼠强摄入史,或食被本品毒死的禽畜肉史,特征性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表现的病因后,应考虑本品中毒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确诊,须对剩余的食物、呕吐物、胃内容物及患者的血、尿进行毒物分析。
鉴别诊断时,要排除引起癫癎大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伤、脑血管病、代谢障碍性疾病及其他中毒性脑病,特别是与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鉴别。一般来说,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较氟乙酰胺中毒短,而测定血、尿、呕吐物中的毒物具有决定性鉴别价值。
毒鼠强中毒至今尚无特效解毒药。治疗原则是尽早彻底清除毒物,迅速控制癫癎发作,积极防治呼吸衰竭与脑水肿,保护心、肝等脏器功能。具体措施如下。
1.口服中毒者,立即催吐、洗胃、导泻。有报道中毒患者虽经洗胃并留置胃管,于起病后15h死亡,查胃液毒鼠强浓度6.9μg/ml;另2例中毒后12h死亡患者,其胃内容物毒鼠强含量较其他组织高10倍以上,提示临床救治毒鼠强中毒宜留置胃管(一般为24h),反复多次洗胃,以阻止毒物的持续吸收。同时应从胃管多次灌入活性炭50~100g,以吸附残存在胃黏膜上的毒鼠强。动物实验表明活性炭在胃肠道内对毒鼠强有强大的吸附作用,使70%以上的毒鼠强不能吸收进入体内,而直接随粪便排出体外。
2.积极控制癫癎大发作。一般主张使用苯巴比妥或地西泮,视病情可反复使用,必要时两药可联合用,抽搐停止后,苯巴比妥减量使用3~7d。如上述药物不能有效控制抽搐发作,应及时使用静脉麻醉药如硫喷妥钠,或骨骼肌松弛药,如罗库溴铵(万可松)。
3.血液灌流。对中、重度中毒患者应早期进行血液灌流,以加速毒鼠强的排出。根据病情可多次进行,直至癫癎发作控制。
4.积极防治呼吸衰竭与脑水肿。鉴于呼吸衰竭是毒鼠强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有急性肺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频繁的强直抽搐及大剂量使用镇静止痉药的患者,要及时准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备有呼吸机。同时要积极防治脑水肿,对有抽搐的患者应使用甘露醇、呋塞米及地塞米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