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豪陆游、苏辙都写过有关板栗的诗:“齿根浮动叹我衰。山栗炮燔疗夜饥……”;“老去自添腰腿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妆白玉浆。”陆、苏二位先辈不仅是才华横溢的丈豪,还精于医道。中医认为齿根浮动是肾虚,而栗是“肾之果”,陆游食栗是治本之法。苏辙不仅熟悉果可治“腰腿软弱”,连食法也完全符合治疗要求。
别名:板栗、掩子、栗果、大栗、瑰栗、毛板栗、风栗、家栗。
产地:我国为原产地。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吕氏春秋》分别有“树之榛栗”和“果之美者冀山之栗”的记载,由此可见我国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已栽种栗树。
品种:我国栗粒大质优,抗逆力强,多为世界著名品种。江苏宜兴茗岭乡就有20多个品种。《本草纲目》分为板栗、楔栗、山栗、锥栗、莘栗、茅栗。近代简化为板栗、锥栗、茅栗三种。
营养成分:栗的果实含蛋白质5.7%,脂肪2.0%,碳水化合物62%,淀粉25%及维生素、糖类和钙、磷、铁、钾等。
烹食方法:板栗之味酥韧甜美,余香满口。栗可炒、蒸、煮,亦可生啖,还可制成栗子干、栗子粉、栗子浆、栗子酱、栗子糕点、栗子罐头、栗子蜜饯等多种风味食品。还可与鸡等同烧。
医疗价值:栗性味甘温,无毒。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用以治疗反胃、泄泻、腰腿软弱、吐血、鼻出血、便血等。
食疗选方:三、四岁儿童若仍不能行走,每日食生栗有助治疗。
老年肾亏,小便频数,腰腿无力者,每日早晚各食生栗1-3枚,细嚼慢咽,久食有效。
气管炎者,可用板栗半市斤,与瘦肉同煮后食用,有缓解作用。
咽喉炎症,可用栗叶10-15克煎水饮。
误服人参过量者,可用栗壳煎水饮解之。
鼻出血者,用栗壳250克烧灰研末,每次100克以粥送服。
栗花50-100克煎汤饮,可治久泻不止的赤白痢。
栗扶(栗内薄皮)捣细和蜜涂面,可除皱纹。
栗毛球(栗刺壳)15-50克煎汤饮,可治丹毒和淋巴结核。烧灰吹入鼻中,对中风不语有辅助治疗作用。
栗树根煎水煮蛋食可解牙龈红肿疼痛。
注意事项:过多食用可致消化不良,故不可贪食。